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
(资料图)
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处”者,去也
暑天的炎热逐渐褪去
凉爽的初秋华丽登场
这段时间天气状况是
白天热、早晚凉
昼夜温差增大,不时秋雨降临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徐徐而来的晚风
带来久违的舒爽与惬意
伴随着淅沥的秋雨
金黄的树叶片片飘落
秋云飘逸,秋水如镜
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
正是畅游赏景的好时候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二候“天地始肃”,字面意思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而是特指“五谷之首”的稷的成熟。
这其中,“禾”即
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
“登”即成熟的意思
这是五谷丰登的时节
正如民谚所说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之后,新秋之时
虽然秋高气爽
但“秋老虎”余威犹存
“秋乏”也会开始出现
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
有助于缓解疲乏
也能为冬天的来临养精蓄锐
处暑如何养生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少辛多鲜
01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加大,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饮食应保持清淡,要消除疲劳,应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新鲜果蔬,特别是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梨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深色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在夏天,为了祛暑降温,人们所吃的果蔬一般以瓜类为主,然而这类果蔬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容易导致皮肤的抵抗力降低。橙黄色蔬菜和绿叶菜中富含胡萝卜素,比如胡萝卜、菠菜、芥蓝、西兰花、小白菜等,秋季应该多吃。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药师给大家推荐两道适合处暑食用的药膳:
(一)沙参百合老鸭汤
处暑节气,天气凉爽起来,容易食欲大增,但不适合大吃大喝,以清补为宜。比如这款“沙参百合老鸭汤”,不仅能益胃益肺、养阴生津,口味上鲜美甘甜还不油腻!一起试着做做看吧!
食材:老鸭1只,北沙参30克,百合10克,枸杞少许,盐、姜、葱等适量
制作方法:
(1)老鸭处理好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加入生姜、葱等,煮沸焯水
(2)捞出老鸭,放在盘子上
(3)中药放置于玻璃碗中,迅速过水洗净
(4)砂锅里放入老鸭和洗净的中药,加入适量清水,盖上盖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一个半小时左右,放入些许枸杞,加盐调味,再盖上盖子,煮十分钟即成
(二)雪梨马蹄椰露汁
非常可口的健康饮品,能够清肺润燥、甘凉生津,适合肺燥阴伤、咽干口渴之人,制作步骤非常简单,赶紧动手试试看吧!
食材:生梨2个、马蹄100克、椰浆1瓶、冰糖适量
基本步骤:
(1)生梨洗净去皮,切制成粒;马蹄去皮、浸泡,切制成粒
(2)放入锅中,倒入椰浆和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中火煮5分钟,最后加入冰糖即成
处暑后,身体最怕这五件事
02
01怕睡得少
暑后入秋,燥热耗气伤阴,容易让人因气虚而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
因此,处暑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02怕腹部受寒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寒气最容易穿透弥散。初秋虽然不冷,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建议: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03怕开窗少
初秋气温已经转凉,这时候应该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
建议: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04怕乱贴秋膘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
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食用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05怕过量运动
初秋后天气转凉,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忍不住跑出去运动。适量运动本是好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但如果过量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是伤身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本该收敛阳气了,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愿你风轻云淡、拥抱美好
愿你在伏去秋来之时
依旧怀揣莫负光阴的希冀
愿你在金色绚烂的时节
收获满满当当的硕果
炎热终会散去
凉爽的一天终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