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农科院考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十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坚决贯彻落实“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研发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并探索实践出“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模式、“链长制”模式、科教兴村模式等十种“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通过“科技帮、合伙干”实现“产业兴、农民富”,深入农村、看见农村、摸到农村,让农业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批“科技合伙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发挥才能,展翅高飞。
00:16从实验室的“象牙塔”走到生产一线,让科研专家和农民一起把学问做到田间地头,让农业和“科技合伙人”的羽翼愈发有力。
(资料图)
“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本质上是科技供给方和科技需求方的对接融合。一个个“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科技好成果,离不开科研专家、企业、农民多方共同付出的心血。在“三田合一”、科教兴村、“党组织+专家+合作社”等模式下,越来越多科研专家把田地当成自己的家,头顶烈日,脚踩泥土,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带领农户“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据了解,目前科教兴村示范点已有101个,示范村的村集体平均增收9.45万元,直接服务农户户均年增收6400元。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源头活水。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的农民来说,有了科研人才的下沉,不少种植难题迎刃而解。在临沂的费县,就有位枣博士王中堂,利用这种新模式,已成功解决了费县柱子村号称“枣树癌症”的枣疯病难题,使发病率由85%降至2%以内,销售期提前两个月并延后1个月,不仅帮助枣农贾理昌实现了从4个大棚只结1个枣到1个大棚收获2000多斤脆枣的转变,而且使脆枣产业成为当地主导产业,2022年实现亩均收益10万元,全村脆枣产值达到5000万元。可以说,在乡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愈发迫切的背景下,创新实践的“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为科研专家、企业架起了科技和农业结合的桥梁,让乡村更聚人气,成果更接地气,农业更有底气。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多链融合”,让科研“独唱”变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大合唱”,让农业和“科技合伙人”的羽翼愈发坚强。
“省农科院创新团队是我创业路上的最大底气。”这话出自郓城茂泰瑞农公司的负责人。在农药院左伯军研究员与郓城茂泰瑞农公司合伙后,他指导企业新增绿色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生产线3条,实现全方位、整链条升级换代,企业产品年销售额从2020年的6000余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1.5亿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发展格局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在诸多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这就需要学科团队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别合伙,多个团队协同发力,帮农民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乡村价值提供必要的土壤。作为山东省农科院与有关地方通力协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的积极成果,“科技合伙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引导着一大批科技人才向农业农村聚拢,开辟了农业农村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着新动能、新优势,激活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一池春水”,凸显了科技和创新的威力、实力、引领力,实现了科技与乡村事业的共赢。
作为科技引导多种资源向乡村一线聚集的有益探索,“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灵活、更可推广、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也提供了更加充沛的内在动力。当科技创新要素先行导入乡村,传统农业在新技术新理念下得到改造提升,乡村创新创业的大市场自然会被打开,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信心将随之树立,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也将被吸引而来,进入乡村。
鲲鹏展翅,一翼千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期待山东探索出更多“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新路子,让农民挑上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让农业和科技合伙人在乡村展翅高飞!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